子时是几点到几点钟(古代十二时辰与时间对照表)

子时是指晚上23点到第二天凌晨1点。

现在我们采用的是24小时计时,可是在古代就是以12个时辰为一天。那么按照同样的计算,古代的一个时辰就相当于说现在的两个小时。

之所以会有小时这个称唿,是因为当时钟表刚刚传入中国,那个时候就把一个时辰叫做大时,然后新时间的那个点就叫做小时。随着钟表的广泛的普及下来,所以大时这个词就消失了,大家普遍沿用了小时这个词。

子时是几点到几点钟(古代十二时辰与时间对照表)

古代的一天有12个时辰,那么它们分别对应我们现在的几点钟呢?

古人非常的聪明,他们当时没有现代的计时器,于是他们就采用中壶滴漏的方法来计时,那么一整天就可以分为12个时辰,即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戊亥。子时对应的就是半夜的11:00~1:00,亥时对应的就是1:00~3:00,寅时对应3:00~5点距两个小时为一个时辰,以此类推,就可以算出时间的分布。

朔:初一望:十五或十六(小月十五,大月十六)

【子时】夜半:

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

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

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

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

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

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

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

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

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

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

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

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另外,中国古代还有报更(又叫打更)的计时法。

把夜间分为五更:

相当于现代的晚上7点到9点为一更,9点到11点为二更,午夜11点到1点为三更,凌晨1点到3点为四更,凌晨3点到5点为五更。

文章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站长邮箱:lianxime@88.com
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