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的来历和传说(除夕的起源传说和内涵)

除夕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重大的节日,是指每年农历腊月最后一天的晚上,也指一年的最后一天,与正月初一首尾相连。

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布新,有除去旧岁换新岁的意思。所以在此节日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布新、消灾祈福这个中心进行。

除夕和正月初一作为春节的年节,是庆贺过年的高潮,也是核心。

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上,又称该日为年三十,也叫“除夕”。除夕这个词是从岁暮演变而来。岁暮的根源体现在《诗经·唐风·蟋蟀》里:

除夕的来历和传说(除夕的起源传说和内涵)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

今我不乐,日月其除。

无已大康,职思其居。

好乐无荒,良士瞿瞿。

除夕的来历和传说(除夕的起源传说和内涵)

■傩剧表演

意思是说:蟋蟀还在叫,一年又到岁末。今天不乐,日月将除。但要居安思危,好乐也不应有过,这才是良士的所为。岁末夜还要除残去秽,才可以进入新年。

岁末除的另一种表达是送或逐除。《礼记·月令》中说,岁末第一要务是“命有司大傩,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气”。

“有司”是指掌管驱疫的官吏。“旁磔”按唐朝经学家孔颖达的解释是,在四方之门分别披挂被肢解的牲畜,即鸡、羊与狗,与“大傩”目的是一样的。

大傩 秦汉时,在腊日前一日,宫禁之中集童子百余人为伥子,以中黄门装扮方相及十二兽,大张声势以驱除疫鬼,称为“大傩”。这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祭鬼神以驱逐疫灾的活动。古代人们认为瘟疫流行系疫鬼作祟,因此为预防和控制疫疠流行,每年在一定时期举行大傩。

除夕的来历和传说(除夕的起源传说和内涵)

■春节挂件

大傩的形式,在《周礼·夏官·方相士》中有清晰的记载,专驱鬼怪的“方相士”由武夫担任,他们的手掌要蒙熊皮,头戴面具,面具上以黄金点目,穿黑衣红裙,执戈扬盾,挥戈时要呼“傩!傩”之声。

驱疫在冬至后阳气推阴气上升而弥漫的前提下,腊日是腊月初八,是进入岁末仪式的开端。

御史中丞 中国古代官名。秦朝起开始设置。汉朝为御史大夫的次官,或称御史中执法。汉哀帝废御史大夫,以御史中丞为御史台长官,后历代相沿,唯官名时有变动:曹操曾改御史中丞为宫正,取其纠弹百官朝仪的职掌而言;北魏亦曾改称中尉。南北朝,御史大夫时置时废。

从腊月初八开始就要以大傩禳祭驱鬼,这驱鬼其实与除夕的祖先团聚相互关联,迎回祖先必须先要驱除外来的邪气。

中国在先秦时期就有“逐除”的习俗。据有关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疠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妖怪叫“夕”,专门害人,特别是看见哪家有漂亮的女孩儿,晚上就要去糟蹋她,而后还要把女孩儿吃掉。老百姓对夕恨之入骨,但又没有办法。

有个叫七郎的猎人,力大无穷,箭射得很好,养的狗也非常厉害,任何猛兽都敢去斗。七郎见百姓被夕害苦了,就想除掉它。他带着狗到处找夕,却始终没有找到。

原来,夕白天不出来,太阳落山后才出来害人,半夜后又不见了,没人知道它到底住在哪里。

七郎找夕找了一年,这天已是腊月三十,他来到一个镇上,见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准备过年。

周处 (238—299),字子隐。鄱阳太守周鲂之子。周处年少时纵情肆欲,为祸乡里,为了改过自新去找名人陆机、陆云,后来浪子回头,改过自新,功业更胜乃父,留下“周处除三害”的传说,《默语》《风土记》《三国志·吴书》等史书作品都有记载。

七郎心想,这个镇大,人多,姑娘也多,夕可能要来。于是,七郎就找镇上的人们商量,说夕最怕响声,叫大家天黑了不要睡觉,多找些敲得响的东西放在家里,一有动静就使劲敲,把夕吓出来除掉。

除夕的来历和传说(除夕的起源传说和内涵)

■招财进宝花灯

这天晚上,夕果然来了,它刚闯进一户人家就被发现了。这家人马上敲起了盆盆罐罐,接着,整个镇子也跟着敲起来。

夕吓得四处乱跑,正好被七郎看见了。七郎放出猎狗去咬它,夕就跟七郎和狗打了起来。人们一听外头打起来了,都拿起东西敲得震天响。

这时,夕有点斗不过七郎和猎狗,想逃跑,哪知道后腿被猎狗咬住不放。七郎趁机开弓猛射,一箭就把夕射死了。

母系社会 又称“母系氏族制”是按母系计算世系血统和继承财产的氏族制度,是氏族社会的第一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学会缝制兽皮衣服,产生了原始的审美观念和宗教。同时,出现了族外婚,形成以一个老祖母为核心的氏族制。由于女子在采集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因此便决定了以女性为中心的母系氏族制。

从那以后,人们就把腊月三十叫“除夕”了。

关于“除夕”一词,最早见于古代文献,晋代御史中丞周处的《风土记》说:

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

《风土记》又记载,除夕之夜,互相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

除夕一过,新年就到了,所以称为年除日,又称穷年、穷岁、除日、除夜、岁除、岁暮、岁尽、暮岁等。民间俗称大年夜、年三十儿或大年三十儿。

除夕还被称为年关,与端午、中秋并称为民间一年中清理往来账目的三大节关。

除夕的来历和传说(除夕的起源传说和内涵)

■排列整齐的灯笼

除夕的前一夜,民间俗称为小除;除夕夜又称大除。

除夕这一天对中国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要除旧迎新、吃团圆饭、守岁、放火炮等,表示驱除不祥、迎接幸福祥瑞。

除夕夜守岁的风俗,与上古年终围炉习俗的传承有关。原始先民掌握了火的使用之后,就用火取暖照明、烤食制器、防御野兽。

除夕的来历和传说(除夕的起源传说和内涵)

■中国结挂件

在母系社会里,威望最高的妇女管理着氏族里的炊事等活动,年终围炉守岁的原始遗风逐渐传承下来。有关“年”的传说,也说明除夕的历史更加悠久。

在《诗经·豳风·七月》中,记载了西周时期民间新旧岁交替时的风俗活动。一般庶民结束田间的农业劳动,已到了十月的冬季。

人们在室内生火,用烟熏鼠,准备过年,即所谓“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用收获物庆丰收、敬老人,成为最隆重的庆祝活动。同时举行敬神、敬祖活动,感谢神和列祖列宗的保佑,祈求来年再获丰收。

阴阳五行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这种学说对后来古代唯物主义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还说明人类生命起源、病理变化,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在周朝有关的史料典籍中,有周天子岁首与朝臣贺岁团拜的记录。西汉时,君臣在年节互相拜年,逐渐成为皇家例制。汉武帝时颁行了《太阴历》,元旦节庆正式形成,除夕也成为重要的年节。

秦汉时代,“阴阳五行”“五德终始”之说广泛流传于民间,方术之士遍布天下,他们有时讲灾异,有时讲祥瑞,周朝兴起的巫术再度盛行。

许多起源于迷信的民间风俗活动,也使维系新旧两年更替的除夕年节染上了迷信色彩,这实际上表达了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

南宋学者吴自牧的《梦粱录》卷六记载:

十二月尽,俗云“月穷岁尽之日”,谓之“除夜”。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联,祭祀祖宗。遇夜则备迎神香花贡物,以祈新岁之安。

唐宋时期,除夕作为年节,已被人们普遍重视。众多的年节活动,不断展示着中国传统文化丰富而厚重的内涵。

文章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站长邮箱:lianxime@88.com
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