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住民俗特征(中国居住民俗的特点有哪些)

中国有个成语叫“安居乐业”,就是指人们安于所居,乐于所业,形容人们安定生活、快乐工作的样子,也有安居才能乐业的释解。这个成语不仅表达了中国人自古以来对生活的美好愿望,也说明了对“居住”的高度重视。任何一种居住民俗都是在很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一个民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结晶,也是各民族之间文化传播和交流的结果。中华大地上的各个民族原本就是多元一体,我们从民居及居住民俗中不仅可以看到每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审美观念和历史文化传统,而且能够概括出整个中华民族在居住民俗上的主要特征。

实用特征

实用是中国居住民俗的首要特征。民居是一种为人们生活所迫切需要的产物,与各种宫殿、斋堂、楼、轩、馆、厦及亭、阁、榭、廊等建筑相比,民居是出现最早、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同时也是最基本的一种建筑类型。住宅建造的直接目的是满足人们日常生活起居的实际需要,哪里有民居,哪里就会形成一整套居住民俗。所以,居住民俗首先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安全需要而产生的。如今的民居既有数十层的高楼大厦,也有洞穴式的窑洞,还有用茅草、竹木盖成的小屋。但不管什么形态的民居建筑,都是出于实用的目的,因地制宜,密切结合气候、环境、地形等自然因素,利用当地出产的材料,用最经济的方法建造而成。民居的基本作用是供人居住,是为人们生活的安全、方便和舒适服务的,居住民俗是一种最实用的文化。

居住民俗的实用特征,首先体现为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协调一致。例如:北方天气寒冷,居室保暖是第一要素。北方各种居住民俗都体现着保暖的宗旨,如向阳单向开窗,或用双层窗户;建暖炕、暖墙、火墙、地炉等;灶台连着暖炕,做饭的同时烧炕;因干燥缺水而建造水窖、水井;因寒冷植被色彩单一,民居多采用红、绿、蓝等比较显眼的色彩。南方天气炎热、空气潮湿,一般居室的墙壁高、空间大,常常前后门贯通,便于通风;因地形起伏不平,住宅院落较小,四周房屋连成一体,房屋组合比较灵活;因四季植被颜色丰富多彩,民居建筑外墙一般为白墙青瓦,色彩素雅,清爽宜人。另外,民居建造材料也是依当地自然条件就地取材,产竹的用竹,产木的用木,产石的用石,平原地区多以土坯或砖为建筑材料,藏族有用石块砌成的碉房,怒族则有木板房、竹篾房,南方的各式竹楼,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堆放杂物和牲口,很是实用。

居住民俗的实用特征还体现为与各地、各民族人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相适应。例如:过去蒙古族牧民长期生活在广阔的大草原上,他们居住的蒙古毡包以木杆为骨架,以羊毛毡做顶和围墙。这种“蒙古包”便于拆卸和安装,便于人们根据气候和牧场的变换随时搬迁。居住在大小兴安岭的鄂伦春族过去游动性也很强,他们住的帐幕式的“仙人柱”,用长木杆搭成圆锥形的架子,上面盖上狍皮、芦苇帘、桦树皮等,可以用马为运输工具搬运。这些是以游牧与狩猎经济为主的民族通常的居住形式。

中国居住民俗特征(中国居住民俗的特点有哪些)

艺术特征

民居既是一种实用的文化产物,又是一种带有审美意味的文化产物,具有艺术特征。即使是很简陋的民居,其建造者在形体构成、材料选择及布置安排等方面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某些审美情趣和美学原则,与其实用特征并存,审美意义丰富,艺术特征显著。

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内蒙古大草原上,在蓝天、白云、绿草的映衬下,逐草而居的牧民的住宅“蒙古包”,单就外形来看,圆形的围墙和穹形的屋顶,足以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美的享受;西北的窑洞建在黄土高坡的阳面,窑洞的前脸用砖头砌成拱形门洞,并做出花饰造型,窑洞上方种一些植物保持水土,用料、手法虽然简单,却蕴含着自然和谐之美;北京的四合院,房屋布局大气,院落安排协调,院中多种松树、桃树、枣树、海棠、槐树等,在阳光的普照下,体现着深邃的整体美。

人文特征

中国人的居所与“家”是一个整体,民居从来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物质形态,而且是特别富有感情色彩的地方。中国的居住民俗除了实用特征和艺术特征外,还体现着儒礼、道学、阴阳五行等思想观念,具有强烈的人文精神。

中国人家庭意识强,一个大家庭生活在一起,体现了儒家文化重“和”的特质。一家三四代人居住在四合院里,或二进、三进的套院里,或以家族为中心的土楼里等,这种民居反映了重人伦亲情和家长制以及封闭的观念。在家庭居室的分配上,体现着尊卑有礼、长幼有序、男女有别、内外区分等社会伦理观念和准则。例如:一家民居的几个房屋,在名称上有正房、偏房、前房、后房之分。谁住正房,谁住偏房,谁住前房,谁住后房,都有一定的规则,外来客人的接待和留住也有一定的居室安排,不可随意。另外,还有一定的禁忌,如少女的闺房,不但外人,就是自家兄弟也不能随便出入。这种居室安排上浓烈的伦理色彩在少数民族中也存在,不同辈分的人有着不同的居室位置。又如:东北地区的满族,正屋里有南、西、北三铺炕,俗称“万字炕”。其中西炕为贵,用于供奉祖宗牌位,若家中来客人则住西炕;北炕为大,家中的长辈住;南炕为小,家中的小字辈住。

中国古代社会盛行的天命观、家族观、等级观和阴阳五行思想,对民居的选址、择位、朝向、布局以及建筑的正面、大门、山墙、墙尖屋脊、装饰装修等都具有明显的影响,即讲风水。风水讲究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人们建造房屋居室,同时建构一个观念体系,用以表达对于家庭和睦、人丁兴旺、生活安逸、荣华富贵的遐想与期盼,由此形成了意味丰富的居住民俗。

差异特征

在中国的广阔地域上,民族众多,分布广泛,由于各地气候悬殊,地理条件不同,资源物产又有很大差别,加上各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审美情趣、宗教信仰和历史文化传统,造就了各民族、各地区不同的居住民俗,并在各自的民居结构、形式和风格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居住民俗更加具有鲜明、丰富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性。

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的差异,各地的居住民俗表现出很大的区域差异。在北方干寒地区形成的是合院式民居,在南方湿热地区形成的是天井式民居,在中原黄土高原地带形成的是窑洞式民居,在沿海多台风和内陆多地震地区形成的是穿斗式民居。南北民居在房屋建造的坡度、高度、用料及屋内格局包括起居习惯等细节上都表现出了很大的差异性:南方民居的屋顶坡度较大,用小巧的青瓦盖成,外墙多用砖砌,空斗墙较多,也有用木板的,房子层高一般是两层或三层;北方民居的屋顶多为平面或缓坡,所用瓦片较为厚大,土坯和砖砌的墙体也比较厚重,房子基本是单层的。北方汉族民居朝向讲究坐北朝南;南方民居多沿水而建,房屋墙下即可通船,水路运输极为便利。北方室内以锅灶、火炕为主体,进门先是灶间,然后才进居室;南方一些地方的灶头在后间或后院。南方睡床;北方睡炕,而且睡炕不能头朝里,一律要朝向炕沿。这些长期形成的居住惯制具有显著的区域特征。

不同的民族文化造就了丰富多样的居住民俗:在戈壁草原,有飘着奶香的蒙古包;在西南山崖水边,有凌空架起的吊脚楼;在吐鲁番盆地,有炎炎烈日“烤”出的土房(也称晾房);在海南黎族,有船形屋;在藏族和羌族,有碉楼;等等。它们之间互相影响,互相辉映,共同构成了中国居住民俗中亮丽的民族风。同时,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外国建筑风格对中国居住民俗产生了影响,在上海、广东、江浙等地的一些沿海城市,率先出现了诸如洋楼、别墅等中西合璧的民居建筑。社会环境对于居住民俗也有显著的影响,人们对民居的建设总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历史上经济发达的地区如山西、安徽、江浙、广东等地都留下了品质很高的民居建筑,而经济水平较低的地区的人们对居住的要求不高,主要以实用、适合为标准。

文章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站长邮箱:lianxime@88.com
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