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的特征,民俗文化传承特点及发展

作为生活文化的民俗文化,以民俗事象为载体,折射出特定国家或民族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历史积淀与发展脉络,呈现出鲜明的特征。中国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多元性与复合性、群体性与模式性、神秘性与实用性、民族性与地域性、稳定性与变异性、传承性与播布性等。

民俗的特征,民俗文化传承特点及发展

多元性与复合性

中国民俗因为民族文化的关系呈现出多元复合的特征。在中华各民族的不断融合中,各民族的习俗被纳入到中华文化体系之中,但也或多或少地保存着各自的民俗特性。中国民俗的多元性不仅体现在各民族的不同习俗上,而且体现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民俗共存上,即在相同的地域空间内时常共存着不同性质的民俗文化。

中国民俗的复合性与多元性紧密相关。中华文化一向以包容四方的气象著称于世,自古至今民族文化的融合,既有汉族习俗融合少数民族习俗,亦有对域外文化的吸收。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宝库因此而不断发展且日益丰富。

群体性与模式性

群体性是指民俗是由集体创造、传承和发展的。民俗本身就具有“群体”的内涵。民俗文化在其形成过程中必须得到群体的认同,唯有群体的认同才能约定俗成进而完善并传承下来。在社会文明进程中,人们所创造、传承并遵从的民俗文化是群体成员共同的心理企盼、共同的话语诉求、共同的审美理想和共同的价值追求。群体性是民俗的本质特征,体现着民俗的整体意识,决定着民俗的价值取向。

民俗的特征,民俗文化传承特点及发展

民俗的模式性也称为类型性或社会性,是指民俗在内容和形式等方面的彼此相似性。模式性体现的是人们共同遵守的标准和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与上层文化的个性化、独创性有所不同。它包含着三层含义,即:行为方式是模式化的;具有相对稳定的程序和套路;包含着特定的意蕴。

神秘性与实用性

神秘性与实用性是中国民俗的显著特征。民众为达到实用目的,通常会借用神秘的民俗行为。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原始信仰习俗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长期传承和流行。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以及巫术、占卜、祈禳、祭祀、禁忌等习俗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大量古老风习长期存在,“万物有灵”的原始观念浓烈,加之宗教的传播与流行,使中国民俗事象大多蒙上了神秘的色彩。

实用性是指民俗服务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人们依赖民俗进行生产,繁衍后代,寻求精神愉快。民众创造民俗,民俗服务民众。民俗信仰的直接功利性是其区别于国外宗教信仰的重要特征。中国民俗的实用性,不仅表现在信仰心理方面,而且许多民俗活动在民众实际生活中发挥着效用。

民族性与地域性

民俗是民族的标志,是民族构成的重要元素,每个民族都有其特殊的民俗。民俗的民族性有两方面的含义:同类民俗事象在不同的民族中产生不同的表现形式;不同的民族由于各自的历史条件、地理条件和经济条件的不同而产生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民俗。

地域性是民俗在空间上所显示出来的地理特征和乡土气息。由于不同的人类群体繁衍生息于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之中,所创造的民俗文化呈现出不同的个性,即鲜明的地域性特征。这从衣、食、住、行、用等诸多方面都可以得到充分证明。陕北的窑洞、草原的蒙古包、北京的四合院,既泾渭分明,又样式别致,且各有千秋。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正是对这种鲜明地域性特征的生动写照。

稳定性与变异性

民俗文化沿袭相传,具有相对稳定的特性,但也随着时空的变化不断地发生变异,形成了与稳定性相联系的变异性特征。

中国历经数千年的农业社会,虽然屡有王朝更迭,但社会的经济形态未有大变,由此围绕着农耕社会所形成的传统民俗得到相对稳定的传承。正如钟敬文先生所言:“我国的民俗文化的稳定性,主要是农业小生产制度的产物。”这种稳定性主要体现在家族观念的稳定性、节俗传统的稳定性以及人生仪礼习俗的稳定性。

但中国民俗的稳定性只是相对而言的,所谓“天下无不可变之风俗”(顾炎武语),因此在讨论民俗的稳定性时更应强调其变异性。民俗在传承中变异,在变异中传承。民俗的变异性从总的方面来看,与历史性、地方性相关联,同类民俗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都会有各自的特点。民俗的变异性还表现在横向的地域分布中。民俗的变异性通常有三种情况:一是表现形式的变化;二是性质的变异;三是旧俗的消亡。民俗的变异性特征为移风易俗提供了学理依据,可以“化民易俗”,推陈出新,服务经济与推动社会发展。

传承性与播布性

传承性是指民俗在时间上的纵向延续过程,体现着民俗的历史发展。民俗是人类世代相传的社会文化,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具有“惯性”。民俗得到社会的承认,具有稳固性,约束着人们的行动和意识,并经久不衰地为人们所承袭,不会因改朝换代或社会的变革而立即中断。传承使民俗成为财富、成为文化,得以世世代代延续下来,并且在延续的过程中不断被后来者融入富有时代特色的文化元素。

播布性是民俗文化在空间上的横向传播过程,即在特定地域或不同民族的民俗会随着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相互往来而向外扩散。这种传播有两种方式:一是民族迁移;二是由于采借方式造成某类民俗向不同的地区或民族扩散。当然,传播性绝非是被动的、平镜式的复制,而是“扬弃”式的贯通、在辩证否定基础之上的继承创新、在兼容并蓄基础上的除旧布新。这赋予了民俗更大的时空范围,形成了多元民俗文化之间的相互碰撞、吸收、涵化和发展。

文章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站长邮箱:lianxime@88.com
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