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或写字的时候,很多人都经历过这样的情况:盯着一个字看上十几秒钟,却突然觉得这个字非常陌生,越看越不像自己认识的那个字,甚至越来越怀疑自己看错或写错了。
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很多人会觉得很迷惑,有些人甚至怀疑自己可能患上了失读症。实际上,这种情况十分普遍,完全没有必要担心自己患病了。
其中蕴含的道理其实非常简单。
从字本身来说,它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我们能认识某一个字,是因为我们通过后天的学习,把与这个字相关的意义储存在我们的大脑中了。当我们看到这个字时,大脑首先反射出与它相关联的意义,进而对这个字产生“认识”的感觉。
可是,如果我们长时间地盯着这个字看,那么大脑的关注点就会变成这个字本身,而非这个字蕴含的意义。此时,字和意义之间的联结出现问题,我们的大脑难免会对字产生陌生感。
这样一来,我们就会越看越觉得不像这个字,越看越觉得不认识这个字。
文章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站长邮箱:101191999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