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耕文化使中国人自古就形成了强烈的守家意识,人们大多生活在亲戚、乡邻、街坊等亲人、熟人的人际环境中,相互之间诸事都有照应,家里、村里以及地方上都供奉着自己的保护神,这一切都给人以亲切感、安全感。当走出熟悉的环境,置身于陌生的世界,人们自然就会产生危险意识。因此,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人们把出行看成是不得已之事。但是为了生活、生产和交往等需要,人们又必须出行,陆路乘车,水路乘船。于是,为了保障行旅途中的安全、寻求心态的平和静逸,人们逐渐形成了一系列关于出行的风俗习惯与禁忌。
1、择日出行
中国旧时对于亲友出行特别是长途旅行极为重视,出行的习俗古老而繁多。人们出行首先要挑选吉利的日子和时辰,这一习俗相当普遍:通常是占卜择日,简易的择日是查阅黄历,翻开“黄历”,基本上都有宜出行、忌出行、宜行舟、忌行舟的相关标注。出行挑日子在民间百姓中也有很多惯常说法,例如:三六九往外走,二五八好回家;破五不出门,初六利出行;七不出门,八不回家。有些地方俗忌正月初五出行,因初五为破五,恐有不吉,而且每月的初五、十五、二十五都不能出远门。还有,一般出行当天都是宜早不宜晚,有“鸡鸣早看天”、“赶早不赶晚”的说法,还有三更起身、五更上路的习俗。人们相信若依照这些说法安排行程就会吉利顺畅。这些出行择日、尚早等习俗,对现在人们远行出游仍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除择吉日出行的习俗外,古时还有出行占卜方向的俗信,认为出门的方向是有吉凶兆示的,民间有一种说法:老不上北,少不下南;老不入川,少不游广;老勿走新疆,少勿走苏杭。当然,这些早已成为老黄历,逐渐销声匿迹了。
2、出行礼仪
古时候的出行之人,无论是集体外出还是个人远行,都十分信奉能够保佑生命安全的一系列神灵和一整套规矩。首要的出行礼仪就是祭神求安,旧时民俗信仰中,有相应的行神、马神和车神等。行神也称路神,传说是黄帝的妻子嫘祖。马神又称马王爷,马车是传统的交通工具,车把式数量也非常多,为祈求平安,就在农历六月二十三用全羊祭祀马神。每年春节过后,头一趟出车时,车把式还得在马厩旁焚香鸣炮,祈求马神保佑这一年车行千里、人马平安。马王爷的神像多为红面多须,四臂或六臂,身披铠甲,看上去狰狞恐怖,特别是马王爷长有三只眼,其中一只竖在额头上,民间常说的“马王爷三只眼”即源于此。人们将夏朝车的首创者奚仲奉为车神。与水上交通有关的神灵因地域不同而有所区别,如湘江有湘君、湘夫人,洛河有洛神。出海的人信奉的保护神中影响最大的是女神妈祖。
在行旅民俗中还有一套迎送礼仪。民间有出远门需举行告别仪式的风俗,称“饯行”。古代文人墨客讲究折柳相别,以长长的柳丝表达惜别思念之情,或赋诗赠别,唐宋诗词中就有不少的饯行作品。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流行唱歌送行。现在这些习俗虽然已经简化,但通常也要全家人凑齐吃一顿饯行饭。许多地方都有“出门饺子回家面”或是“上马饺子下马面”的迎送习俗。饺子形似元宝,出门吃饺子是祝愿出门发财;外出归家或是客人来访要吃面条,是用长长的面条将其缠绊,希望待得长久。有些地方饯行时要煮鸡蛋带着,叫做“送元宝”,祝愿旅途平安顺利。条件较好的家庭还要摆宴席,请来家族兄长、亲朋好友喝饯行酒,表达祝愿。道别时,长辈们定要说一些安抚的吉言吉语,有的还会资助一点盘缠。有的地方出行的人要系上红腰带,以此辟邪气、保平安。李白在《金陵酒肆留别》中写道:“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这首诗作是李白离开金陵东游扬州时留赠友人的一首话别诗,诗句不多却情意深长,深切表达了李白与金陵友人的深厚友谊及“诗仙”的豪放性情。
行旅途中有许多谨言慎行的习俗。如途中问路要先行礼,加尊称开口,否则,可能会有“见人不施礼,多走五十里”的后果。现在问路也是如此,如果开车时需向行人问路,也要开门下车,而不能只是摇下车窗,否则会被视为不懂礼貌。另外还要注意交通运输行业的一些信仰与禁忌,例如:坐车时忌讳说“翻”字,乘船时忌讳说“沉”字,等等。路上见到东西不要随便捡,以免招惹是非。路遇过道之蛇,绝不能伤害,因为民间俗信认为蛇是土神,绝不可惊动。特别是船家的行旅禁忌较多,原因是水上航行的危险性要大于陆路交通。现在人们的这种心理依然存在,认为落地踏实,水上、空中都不安全。例如乘飞机要买航运保险,送人乘飞机时不能说“一路顺风”,都是受到传统习俗的影响。现今人们行旅方面的一些禁忌心理或隐或现,避凶求吉的愿望与古人是一样的。
迎接远行归来的人,叫“接风”、“洗尘”。外出远行的人归来之时要给亲友每人带一份礼物,价值大小不限,礼轻情意重,主要是表达心意。这一习俗延续至今,现在人们外出包括公务出差等,都要给家人、朋友、同事带回一些特产作为礼物相送。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国百姓历来重视出行,认为外出远行是一件重要的事情,能够增长见识,还能以此交流增进亲情、友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出行择日、祭神、折柳相送等传统习俗基本消失了,迎送礼仪的形式也简化了,而出行时送行、鲜花迎接、酒宴饯行、接风洗尘等传统习俗依然具有普遍意义。
3、行旅饮食
中国有句俗话叫“穷家富路”,出行是大事要事,须考虑细致、准备充分,首先是要带足所需费用,俗称“盘缠”,还要带上衣物等一些必备的生活用品。若是骑驴、骑马出行,除尽力带干粮如烙饼、煮鸡蛋等外,还要带足草料。有的外出经商的人还会带几只狗随行,夜间用来守护货物。
行旅途中的饮食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俗话说“出门在外,干粮多带”,直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出门旅行还会自带些食物,沿途投店住宿时简单打火进食。行旅所带食物,俗称干粮,具有含水分少、不易腐坏、易于携带等特点。
北方地区多产小麦,行旅者多带馒头、烧饼、锅盔、馕等传统面食。如:陕西的锅盔厚达10厘米左右,外实内松,可保存一个月不坏。新疆特色食品——馕,是以火炉烘烤而成的面饼,即便是饮凉水时食用也很可口。南方产稻,人们远行时带“冻米”。“冻米”须在冬季制作,将糯米用水浸泡五六天后蒸成饭,待饭冷却后,将其抖散成粒状,然后露天冻酥晾干,使之成为一粒粒互不粘连的“冻米”,再将其炒至酥熟。冻米可长时间不坏,食用方便,与现在的速食面、速食米饭一样,用热开水泡食即可。
山东有一种硬面火烧叫“杠子头”,专门供应长途旅客,一个火烧足有一斤重,将火烧用麻绳穿成一串,挂在马鞍或车辕上,风干后更是长期不坏。食用这种火烧非常方便,可直接干吃,可泡热水吃,做成烩火烧更是可口。如今在北京大兴区的青云店有家饭馆,以“扣饼”这道美食出名,很多人慕名远道前往品尝。“扣饼”其实就是将炒饼扣上蛋液煎成一个圆饼,焦香松脆,别有风味。据店主介绍,“扣饼”就是当年行旅者在旅店、饭馆投宿、歇脚时,让店家帮着加热自带的烙饼而逐渐演化出的精细化加工方法。东北地区因寒冷季节长,行旅之人可多带食物而不必担心腐坏,一般喜欢带地方家常美食粘豆包,有面有馅,可到旅店里加热后吃,也可在路上直接冷食。有的人还直接带米面、蔬菜、手把肉、烧酒等,到旅店加工成饭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