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同一场大戏,诞生礼是其序幕,婚礼是高潮,而丧礼呢,就好像是这场戏的最后一幕。
中国自古就有“生有所养,死有所葬”的信条,自古以来就将丧事看做是家族的一件大事。汉族的丧葬礼仪在周代已初具规模,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一整套庞大而复杂的礼仪。这些礼仪,既体现出人们对死亡的理解和所持的态度,又反映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其中既融入了许多封建的迷信色彩,也折射出民族的文化心理特征。
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土葬、火葬、水葬、天葬、悬棺葬等多种丧葬形式,其中土葬是中原地区汉族最为通行的葬式,“入土为安”是古时人们的普遍观念。
汉族传统的丧葬礼仪,大致有停尸、报丧、守灵、招魂、吊丧、殡仪(也称“入殓”、“大殓”)、出殡(也叫“送殡”、“出丧”、“送葬”)、安葬等程序,整个过程庄严肃穆,隆重气派。
服丧期间人们穿戴的服饰也有不少规矩和讲究。现在中国农村办丧事,还常常可以看到披麻带孝的做法。一般老人去世了,其长子、长媳要带“重孝”。重孝的穿法是身着用麻布缝制的麻衣。这种麻衣剪裁时剪断的地方不滚边,让布毛头外露。穿上麻衣后,腰系稻草绳或白布条,头戴麻布帽,脚穿孝鞋,这是长子的穿法;长媳还要专梳一种头,头发梳成内外两圈,用一支玉簪把两圈头发穿起来,系上白头绳,一大一小拖在身后。
披麻带孝,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丧服制度。周代的《仪礼》中记载了一整套服丧礼制,后代的丧服制度,基本上都是根据《仪礼》拟订,只不过随着社会风尚的更替,稍有变化而已。古代丧服有“五服”之分。五服指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服色,以表示不同的亲疏远近关系和哀痛程度。一般来说,越是亲近的亲人,丧服形式就越粗陋寒碜。五服作为一种传统丧服制度,在中国流行了几千年,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习俗越来越少见了。
现在城市里一般以佩戴黑纱表示对死者的哀悼,女司也可头插白花、披白纱。服装上也没有太严格的要求,一般以深色、素色来表达庄重、肃穆和哀悼之情。
出殡是丧葬仪式的高潮。所谓“出殡”,就是把死者送往坟地安葬,丧家通常要请一位有相当组织能力而又通晓丧葬俗仪的人充任司仪,出殡礼仪都由他来指挥。开始出殡时,孝子在司仪指引下,行“起柩礼”,孝男孝女一律重孝,大哭跪拜、烧纸,离开灵堂,让棺木出门。出殡队伍的安排也很有讲究:灵柩前是孝帽、挽联、纸扎(金山银山、箱柜床铺、大型车马等),灵柩后是孝子、司仪、乐工和众多送葬的亲友,路上孝男孝女放声大哭,乐工的唢呐锣鼓响声喧天。灵柩上有的还带有棺罩,罩前系几条长长的白布,让孝男用手牵住,这叫“扯牵”,表示挽棺,孝女也在灵前行进。
陕北地方出殡时同村人还在自家门前点火,俗称“打柴火”。出殡时,长男要头顶纸灰盆走在灵柩前,由其舅父搀扶。走到村外的十字路口,要把灰盆摔破,摔瓦盆者一定是长男,如长男已殁,则由次男继之,这象征着家产继承人的地位。到坟地后,孝男孝女跪在墓穴两侧恸哭,等乡亲们将棺材放入墓穴后,由主要的孝男孝女进入墓穴,用纸擦拭棺木,这叫“封墓”。封墓后才能封墓口,并给墓上加土。随后,司仪引孝男孝女行“安葬礼”,再把带到墓地的纸扎全部焚化,并做最后一次祭奠。出殡仪式到此才算结束。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传统的风俗习惯进行了猛烈的冲击。中国城市率先改革旧的丧葬习俗。一种新型丧葬礼仪逐渐形成,整个丧葬仪式就变得更为简洁,旧时的报丧被新式讣告所代替;旧时复杂的丧服礼制被身着素服、臂戴黑纱、胸佩白花的新式做法所取代;追悼会和向遗体告别仪式替代了以往冗长繁缛的人殓仪式;花篮和花圈替代了纸钱、锡箔,低回沉痛的哀乐代替了摧肝裂肺的哭丧。
人生的最后一幕,在现代科学和现代文明的光辉映照下,呈现出越来越简洁明快的趋向,这是人类更为理智、更为成熟,也更富有人情味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