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不少著名军事家、将领,将他们的毕生作战经验融汇到书里面,成为政治、经济、外交各个领域领导者的必读书。你知道关于军事的书籍有哪些吗?
世界十大军事名著,世界十大军事名著有哪些书
1、《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或《吴孙子兵法》,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早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约2300年前,被誉为“兵学圣典”。现存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
《孙子兵法》被奉为兵家经典。诞生已有2500年历史,历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兵法是谋略,谋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战略、大智慧。如今,《孙子兵法》已经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汉代版《孙子兵法》竹简1972年出土于临沂银雀山汉墓中。
2、《战争论》
在《战争论》中,克劳塞维茨揭示了战争从属于政治的根本性质,认为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指明了人的因素尤其是精神力量对于战争胜负的作用,认为统帅的才能、军队的武德等是作战的关键;阐述了战争的性质有向民众战争转变的历史趋势,对民众战争的地位和作用作了充分的肯定;探讨了战略和战术、进攻和防御、战争的目的和手段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等理论。
3、《制胜的科学》
《制胜的科学》是俄罗斯帝国时期的苏沃洛夫所著,苏沃洛夫任是俄罗斯伟大的军事家、军事理论家、战略家、统帅,俄罗斯军事学术的奠基人之一。 苏沃洛夫以其近50年战斗生涯中指挥取得60多次交战和战斗胜利的赫赫战功表明,《制胜的科学》所阐明的思想和原则确实是出敌制胜的秘诀。 这些制胜的科学带有强烈的实践性,反映了苏沃洛夫军事思想的鲜明特色。
4、《战略论》
战略. 战略是《战略论:间接路线》的核心内容,战略的目标是使敌人丧失平衡,战略的衡量标准是:兵力经济,即指兵力物尽其用,无过无不及,兵力既没有浪费不用,也没有超出使用的限度,保持在刚好的位置。. 比如敌人的军队是10万人,使用1万人去直接进攻,这是不及,使用100万人去直接进攻,这是浪费。. 使敌人丧失平衡有两个因素,一个是运动,一个是奇袭,运动对应的是物理领域,奇袭对应的是心理领域。. 拿破仑说:“在战争中,精神对物质的比重是三比一。. ”所以奇袭对于降低敌人抵抗力,而使得敌人丧失平衡是非常重要的。《战略论:间接路线》写道:“使敌人丧失平衡,自乱步骤,才是战略的真正目标,其结果不是敌人自动崩溃,就是在会战中轻易被击溃。
5、《论持久战》
毛泽东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所做的讲演。原载1938年7月1日《解放》第四十三、四十四期合刊。1952年收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二卷。2011年收入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五册。
讲演共分:问题的提起;问题的根据;驳亡国论;“妥协还是抗战?腐败还是进步?”;“亡国论是不对的,速胜论也是不对的”;“为什么是持久战?”;持久战的三个阶段;犬牙交错的战争;为永久和平而战;能动性在战争中;战争和政治;抗日的政治动员;战争的目的;防御中的进攻,持久中的速决,内线中的外线;主动性,灵活性,计划性;运动战,游击战,阵地战;消耗战,歼灭战;乘敌之隙的可能性;抗日战争中的决战问题;兵民是胜利之本;结论等二十一部分一百二十段。该讲演全面分析了中日战争所处的时代和中日双方的基本特点,并从全国的战略全局出发,深刻地论述了抗日战争是持久战,必须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从而揭示了抗日战争发展的过程和规律,批驳了“亡国论”和“速胜论”。
深刻地阐述了人民战争的思想,指出全国人民参加抗战,坚持抗战,是取得抗战胜利的根本条件和基本保证,批判了脱离群众的片面抗战路线。提出了实行持久战的具体战略方针,即在抗日战争的第一、第二阶段中,实行战略防御中的战役和战斗的进攻战,战略持久中的战役和战斗的速决战,战略内线中的战役和战斗的外线作战。
在第三阶段中,应该是战略的反攻战。提出抗日战争三个阶段在全体上的主要作战形式是运动战,其次是游击战;八路军的战略方针是“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和其他一系列作战原则。批评了单纯防御的错误方针和轻视游击战争的错误观点。讲演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要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方针。讲演最后坚定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论持久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纲领性文献,抗日战争的实践,充分证明《论持久战》中的预见是完全正确的,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6、《海权对历史的影响》
《海权对历史的影响》是马汉“海权论三部曲”的第一部,也是马汉海权理论的第一部成功之作。马汉在这部书中通过对历史上即1660-1783年间的海上战争的追溯与分析,论述了制海权对一国力量最为重要。
7、《大战略》
《大战略》一书是美国在一九七三年出版的一部比较系统地论述美国战略问题的著作。书中除重点叙述了当代美国的各派军事思想和军事战略外,还叙述了美国的对外政策以及与军事战略有关的地理、经济和科学技术等问题,对于研究美国的军事战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8、《战争艺术概论》
《战争艺术概论》是瑞士军事家安托万·亨利·约米尼创作的军事学著作,于1838年首次出版。
《战争艺术概论》总结了法国大革命战争和拿破仑战争的经验,为18世纪末期战争艺术描绘出了一幅蓝图,创立了18世纪末期和19世纪初期的战争艺术理论,制定了许多当时进行战争的先进方法和形式,提出了一些有指导意义的作战原则。
9、《制空权》
制空权 是 空战 军事理论 ,指空中战力将敌方的空中战力进行压制乃至完全摧毁,于期望的空域中取得优势,使陆、海、空三大军力能够无碍进攻的力量。. 自两次世界大战起,两方军队势力冲突时,最有效也最有利的就是取得制空权,以利我方陆军/海军执行任务,并防止对方空军干扰,也能对我方部队进行支援。.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以及 五角大厦 则将制空权分为完全将敌方之空中武力彻底排除、摧毁之"空中霸权 (Air supremacy)";以及暂时排除敌方之空中武力,便已取得作战优势之"空中优势 (Air superiority)"两种类别。. 制空权最早由义大利 军事家 朱利奥·杜黑 提出。
10、《拿破仑文选》
《拿破仑文选》是拿破仑·波拿巴晚年被集在圣赫勒拿岛,由他口授而由别人笔录的关于几次战争的回忆,以及他某些著作的摘要,大约创作于1815年—1821年。
该书收录的回忆录主要有:《围攻土伦》、《意大利方面军在1792、1793、1794和1795四年中的军事活动纪要》、《1796至1797年的对意战争》、《1798年战争纪要》、《1799年下半年战事纪要》。收录的军事评论则有《关于1796年和1797年对意战争的军事行动的评论》和《对若米尼将军的〈关于几次大战役的分析〉一书的评语》等。 这些回忆录体现了拿破仑把战争作为实现政治主张的工具、战争要靠经济支撑的军事思想。
该书对于研究拿破仑的建军思想和作战原则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