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为什么要放鞭炮(春节放鞭炮的由来)

春节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义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记载:“年,谷熟也。”

在夏商时期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12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到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

那么,为什么春节又被称为“过年”呢?关于这个俗称,据说和一种叫“年”的怪兽息息相关。

相传,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期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们就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伤害。

​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老人,他看到乡亲们匆忙逃往深山。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他一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

春节为什么要放鞭炮(春节放鞭炮的由来)

老人把胡子撩起来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待一夜,我一定把‘年’兽赶走。”

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却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里。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噼噼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也不敢往前凑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把家门打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一见大惊失色,狼狈逃窜。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都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

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鞭炮;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春节到了,就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大地复苏、万象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了。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迎接这个美好节日。

文章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站长邮箱:lianxime@88.com
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